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照護者如何面對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 (3)

2015/1/22 照護者如何面對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 3 )

        伊佳奇老師提到我們會有一個盲點,是不是我們總是期待有些失智患者的異常行為不要重覆出現。今天在面對失智症家人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是不可能去要求或改變這已經罹換失智症的家人,要能有好的家庭生活品質及照護品質,僅能是我們去學習與改變,因為我們認知功能沒有缺損。

       伊佳奇老師指出,我們行為模式往往受限於過去的習慣,過去的模式,如何可以更改? 可以先思考,未來我要像現在這樣嗎?紀錄下來自己的行為,把犯過錯的內容寫下來,做些修改與改正,調整自己的言行。要找出來可以避免重覆犯錯的方式,對方是病患,他們認知功能已經受損,而我們沒有,我們應該怎樣可以做調整,我們如不調適,最後受傷的是我們及整個家庭。
       伊佳奇提醒過去劉建良醫師曾介紹,失智症患者有三大症狀,認知功能、精神行為問題、身體活動功能衰退。他再次溫習上次提到認知功能衰退,我們有提到信用卡不當使用的方式,要限制信用卡的額度,跟病患討論她買的東西,可以提醒她買的東西,把東西拍照,就可以提醒她要搭配原有的東西,可以協助她重覆購買一樣的物品,也可以買更有用的東西。所以伊佳奇強調,失智症照護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IADL的維持,購物就是一種IADL,我們要幫助她繼續維持IADL的功能,運用方法跟技巧來繼續她原有的活動,但又要限制在可接受的風險中。切勿把患者再當做「正常」長輩,這樣只會增加衝突跟不滿。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機制,要怎樣克服自己也會忘記,要怎樣幫助自己做記憶,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方法。
        伊佳奇老師指出,有時候我們會以為可以糾正長者的問題,這是不可行的,理想的做法是,自己要建立一個方法來協助自己。也可以跟其他的家屬做電話聯絡與討論,這也可以讓我們可以互相提醒。回想過去剛開始照顧我父親的時候,會有躁動跟暴力行為,可能是跟過去生活照護導致的問題,當一段時間持續的照顧之後,父親午休醒來,張眼可以看到家人,有了安全感,他會發自心裡的微笑,所以環境跟人的安排就很重要。他特別強調,藉由失智症長者的生命史來了解各種BPSD的出現原因,就很重要。
        伊佳奇老師表示,長者生理狀況,可以藉由一些科技輔具來協助照護,對季節溫度的變化也很重要,天氣變冷的時候會影響很大。也需要避免外在的壓力與刺激,給予寬裕的時間減輕壓力並在旁協助,急迫的時間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建立一個規律化的生活模式,可以讓失智病患能夠有比較好的照護。我們要避免生氣,有許多的方法可以做調整,之後也要記錄處理的方式並檢討,同時間尋求資源。

伊佳奇老師舉出,「我想念我自己」書中的一段對話,她Alice與先生的對話:
我不曉得自己在哪裡
別擔心你在家裡
我迷路了
你沒有迷路 你跟我在一起
這是一種同理心的思考,及支持與安全感。

        伊佳奇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大家去思考最快的方式是否就是可以解決的方式? 直線有效率就好嗎?針對失智症個案就要找出各種曲折的線,來做整理與思考,把我們的行為跟患者的行為做連結,這就是同理心。失智症的進行中,會消失自我記憶跟自我認同,原來這個會尾隨我們的一生,不必擺脫它,有一天終將消失,這也就會造成病患的焦慮。面對這樣的病患,很難去區分哪些事原有的個性,哪些是因為疾病造成的症狀,當無法區分時,寧可當成是因為疾病的因素,這樣在照護上會比較能減少衝突。
        最後,伊佳奇老師再次舉出案例與大家討論,就走失如何進行預防處理,他建議,應該要多重的保護,包含了: 個人資料的紙條、愛心手鍊、GPS定位裝置、指紋捺印、人臉辨識系統、附近商家的協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