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失智症之精神行為症狀處理模式

2014/12/25 失智症之精神行為症狀處理模式

今天的課程是接續之前精神行為問題處理模式中,劉建良醫師針對特殊問題的處理方式進行介紹: 

聽力不佳
1.評估聽力問題並提供聽力輔助器材:可諮詢長照中心、輔具中心,了解各種補助與溝通輔具的項目(助聽器、溝通板等),失智者的聽力會影響到溝通的模式與有效性,聽力改善可以有助於良好溝通模式的建立。
2.評估聽力問題的嚴重性: 需要藉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
3.評估聽力問題是否造成對安全危害與溝通障礙,例如: 聽不到車子的喇叭、緊急警示音等。

遊走跟逃跑
1.找出導致逃跑的因子並試著調整,常見造成的原因有:錯認這裡不是我的家、擔心有人要危害我、焦慮焦躁、出現視幻覺或聽幻覺,建議針對這些因子諮詢專業人員提供協助。
2.提醒鄰近鄰居與警察單位:平常可以與鄰居及商家建立良好關係,而當走失時應立即告知警察單位,請其提供走失協尋服務。當報案時需要提供:1)患者衣服顏色、2)走失時間、3)走失地點,將有助於警察單位搜尋走失家人。
3.攜帶主,被動的防走失裝置:愛心手鍊與指紋捺印是屬於被動的防走失裝置,建議針對有走失風險的個案,申請GPS定位等主動防走失裝置是很重要的。

晚上起床
面對家中有晚上常起床的失智長者,建議可以採取以下的處理方式:
1.分析睡眠型態與習慣
2.分析環境的因素(例如:溫度、噪音、光線、光影)
3.去除含咖啡因的飲料
4.白天創造一個可以促進活動的環境,晚上改採安靜的活動(例如:緩和活動與音樂)
5.白天限制小睡
6.使用小夜燈
7.夜晚照顧者要輪替或是喘息

重複問題
1給予平緩與堅定安心地回應
2使用身體的接觸來安慰對方:建議照顧者可以多運用肢體關懷以穩定患者的情緒。
3.只有當事件發生時才提醒:提醒照顧者不要在患者面前算舊帳,這樣的方式常會造成溝通上的挫折與衝突。
4.每日活動標準與結構化:結構化與定型化其照顧的時間表,使其能夠預期每天的活動,減少焦慮與焦躁的情緒。
5.使用有意義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安排非藥物治療的活動

激躁行為
1.分析並調整其躁動的可能原因 (例如:精神症狀、疼痛、不當互動模式)分析促發事件跟模式
2.提醒照顧者不要質問或是暴力相向
3.教導照顧者自我保護方式:如轉移、後退一步、讓病患一個人獨處(如果環境安全)、尋找他人協助
4.限制患者到危險的地方
5.提供一個病患可以放鬆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