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失智老年患者預防跌倒 Part I

20150212 家屬支持團體 失智老年患者預防跌倒 Part I

       今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劉建良醫師,針對失智者跌倒這個議題,提供跌倒風險評估的原則與建議。

一開始,劉醫師提到失智症有三大症狀
1)認知功能衰退
2)精神、行為症狀
3)身體活動功能衰退。




身體功能逐漸衰退,活動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這時候就會出現:
1)肢體活動緩慢
2)協調性受損
3)平衡功能受損
4)類似巴金森氏症: 輕微顫抖、身體僵硬
最後步態平衡出現問題,走路容易跌倒。

       依照臺灣的數據,65歲時約一半之婦女為骨量不足,到80歲之婦女則有約40%是骨質疏鬆症。台灣之髖部骨折病例數在2009年約為每年16,000名,男女比率約為 1 : 2,所以在70~80歲之10年間,約10%之台灣婦女會發生一側以上之髖部骨折,男性的風險約是女性的一半。
        跌倒的定義是要「無預警」、且只要「向下滑」不一定要跌到地上,在這樣的標準之下,跌倒事件發生的比例是高過一般人預期。

跌倒事件會合併以下的危害:
1)65歲以上的老人,30%的人一年至少跌倒一次。
2)跌倒是老年人意外傷害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3)跌倒造成昂貴的生活與醫療費用支出
4)因為跌倒而住院的個案,約有50%會在一年內死亡。

跌倒之後會有以下的後遺症:
1)70%導致身體傷害
2)30%需要接受醫療照護
3)13%導致脫臼或骨折
4)1-2%摔斷大腿骨或髖關節
5)50%髖關節骨折個案無法完全恢復,其中30%會在一年內死亡。
跌倒造成的影響,除了上述身體上的問題,更造成了心理、精神、經濟、社會的問題,所以導致的影響是全面跟多重的。

跌倒的高風險的個案為:
1)老人家
2)女性
3)獨居
4)有多重疾病
5)服用多種藥物
6)有步態問題,走路搖晃度增加。
7)活動度減少
8)認知功能衰退(不知道危險的環境)
9)有跌倒過(害怕跌倒的心理)
10)視力不佳

同時間有越多風險因子的個案,跌倒的風險就更高。
       劉醫師最後提到,針對每一次的跌倒事件,應該都要分析跟評估跌倒的原因,盡量找出可以預防的問題,避免下次的跌倒。同時需要考量到骨質疏鬆的照護,減低跌倒之後骨折的風險。失智的病患,年齡越大,就是跌倒潛在的高危險群,如何可以定期妥善的進行風險評估,進行活動訓練,與改善居家環境,才可以預防跌倒事件的發生。下次劉醫師將針對跌倒的風險與預防做進一步的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