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失智症老年患者預防跌倒 part III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議題是:失智症老年患者預防跌倒 part III 跌倒預防措施


       今天劉建良醫師要跟大家進一步分享各種疾病或促進跌倒因子的原因與預防措施,今天的討論主題如下:
1) 慢性病控制
2) 急性疾病處理
3) 尿失禁/泌尿道感染
4) 姿勢性低血壓



1) 慢性病控制
       慢性病簡單來說,就是那些需要長期控制與治療的疾病,常見的疾病有: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肺部疾病、腦中風、心衰竭等等。
針對每一個慢性疾病,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個項目:
●你的慢性疾病會怎樣影響你?
●有怎樣的治療方式?
●你能得到怎樣的照護協助?
●疾病發作的徵狀
●當疾病復發的時候你應該怎樣處理?
●如何減少疾病造成跌倒的機率
        藉由這些項目,來增進對這些慢性疾病的認識,也才能夠知道這些疾病導致跌倒的原因。
舉糖尿病為例,糖尿病是血糖運用功能失調的一個疾病,血糖無法控制在適當的範圍。長期高血糖,會導致:
●視力問題: 視網膜病變與白內障
走路的時候視力是很重要的,有良好的視力可以提前預知危險與避免危險,同時也可以協助平衡的維持。因此,糖尿病導致的視力問題,會讓病患的活動功能受限,在燈光不夠的夜晚,其問題會更加的惡化。
●神經病變: 麻木跟疼痛
糖尿病患的神經病變,最常見的是腳底跟手掌的麻木狀況,神經的傳導功能受到限制,病患常會有腳底麻木或是覺得不踏實沒有採到地的感覺。因為感覺訊號受損,平衡難以維持,就容易跌倒。如果再加上視力問題,那就更加危險。
●疾病併發症: 動脈硬化、腦中風、眩暈
糖尿病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如果腦血管狹窄,就會導致中風,腦部循環功能不良,就會出現眩暈的狀況。無論是眩暈或是中風造成的手腳無力,都會讓跌倒風險增加。血糖控制不良太高或是控制的太低,也都可能會導致眩暈的情況。

2) 急性疾病處理
常見導致跌倒的急性疾病有:
●肺部感染、肺炎
●泌尿道感染
●蜂窩性組織炎
●腹瀉
●急性藥物副作用
        感染症會讓人體力衰退,尤其在失智的老年病患,甚至會導致意識模糊,有些病患甚至會昏迷。迷迷糊糊的狀態中,當然容易會跌倒。腹瀉造成的脫水,會導致老年人站立時血壓降低而昏眩,導致站立時跌倒風險增加。另外,藥物的副作用造成的問題也很常見,例如: 鎮靜安眠藥物與某些傳統的感冒藥會導致眩暈。這些藥物的副作用跟我們本身的身體狀況有關,身體越衰弱出現機率越高,並不是每個人對於同一種藥物都會出現一樣的反應。


3) 尿失禁/泌尿道感染
        尿失禁與泌尿道感染都是泌尿道系統的問題,會讓病患出現頻尿、尿急、夜尿的問題,讓我們來分析排尿問題造成跌倒的原因。

試想夜晚起來,突然尿急要上廁所,會遇到哪些跌倒的風險原因:

(1) 突然站立導致頭暈(姿勢性低血壓)
(2) 忘記開燈(平衡功能不良、地上雜物電線絆倒)
(3) 突然開燈(眩光頭暈)
(4) 穿拖鞋(被拖鞋絆倒)、沒穿鞋穿襪子(襪子太滑)
(5) 廁所或門檻階梯(被絆倒)
(6) 走道照明不足(絆到或滑倒)
(7) 浴室潮濕與肥皂泡沫(地滑跌倒)
(8) 馬桶座太低(站不起來跌坐下去)
想想這些問題,每次上廁所都需要經歷一次的風險,次數越多,當然累積風險就越大。

尿失禁常見總類有4種
(1) 應力性
(2) 急迫性
(3) 混和型
(4) 滿溢型
        滿溢性尿失禁就是整個膀胱都脹滿了,但卻無法自主排尿,導致尿液滲漏的問題。應力性尿失禁像是咳嗽、提重物或是爬樓梯等,有外力時就會漏尿,在停經後婦女與生比較多胎的產婦較常見。有應力性尿失禁的婦女,可做凱格爾運動來治療。急迫性尿失禁主要表現是有尿意感但還來不及到洗手間就尿出來,是因為膀胱過度刺激與敏感所導致。混合型尿失禁,就是同時有應力性與急迫性兩者的症狀。在泌尿道感染的時候,這些症狀都會更加惡化。
當失智症患者有泌尿道感染時,病患常不知道該如何表現,因為初期可能沒有發燒,所以家人也不容易察覺,但病患可能會開始出現坐立不安、激動、脾氣暴躁、攻擊等精神狀況不穩定的情形,在照顧上就導致許多問題。

4) 姿勢性低血壓
       何謂姿勢性低血壓? 當從平躺轉站起後,收縮血壓下降差距超過20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超過10毫米汞柱,同時出現眩暈的症狀,那就代表有姿勢性低血壓。
我們人在躺平時血管是放鬆的,突然站起,血液因為重力往腳移動,血壓會驟然降低,造成頭暈,這就是有些人蹲著站起來會頭暈的原因。這個暈眩的時間一般約5-10秒,時間雖然短暫,但卻足以造成老人跌倒。
姿勢性低血壓可能產生的原因有:
(1) 長期臥床
(2) 脫水
(3) 心臟疾病
(4) 藥物副作用
(5) 神經系統功能異常
(6) 罹患慢性與急性疾病。

針對有姿勢性低血壓的老年人,應該要如何安全的站立?劉醫師提出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起床後坐床邊3分鐘,等待時把腳踢一踢,促進腳部血液循環。
(2)使用雙手支撐,緩慢站起。床邊建議有一個穩固且夠高的桌子或茶几提供穩固的支撐,不穩的櫃子或是過低的椅子都不建議。
(3)站起來後,先確認平衡正常且不暈眩。如果有頭暈或是頭部不適的狀況,站在原地,勿移動。站起後確定不暈眩再移動,且需注意照明光線要充足。
(4)在向前彎與站直的過程中,要有支撐並把動作放慢,避免暈眩。
(5)站起前大腿和小腿的夾角角度建議小於90度,比較好施力站起。

要減少姿勢性低血壓,除了以上的活動建議外,劉醫師還建議可以採以下的方式:
(1) 定期做藥物清單回顧
(2) 告訴醫師服藥產生的問題與副作用
(3) 提供足夠的水分攝取(避免脫水)
(4) 治療與控制相關疾病: 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