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失智症類型與照護重點

103/09/04 家屬支持團體 失智症類型與照護重點

       今天失智症照護專家伊佳奇先生接續8月28日就「失智症類型與照護重點」進行解說,他先回顧8月28日的重點,就失智症病程發展說明,失智症與其他慢性疾病一樣潛伏期很長,等到症狀產生時,可能已經過了10、20年,如果生活作息得當,不一定會發生精神行為症狀(BPSD),以美國的修女研究(Nun Study)為例。




「修女研究」對失智症有很重要的貢獻:
1. 修女在二十多歲剛發願入會時所寫的自傳內容概念密度較高者,到了老年時的認知功能較佳,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較低。
2. 小中風可誘發或加重失智症的症狀。
3. 100歲的蘿絲修女生前沒有失智症狀,死後的大腦解剖也沒有失智症或中風的病理變化,可見失智症不是老年的必然現象。
4. 大腦解剖呈現中到重度失智症病理變化的68位修女中,1/5在生前並無失智症狀,顯示受教育或多動腦可增加腦力儲備,使失智症不發病。
5. 讓我們瞭解失智症的保護因子及非藥物療法的重要性,建立規律與健康的生活方式。



失智類型及照護重點
阿茲海默症 
-海馬回受損(記憶及定向感)
1、早期短期記憶受影響,長期記憶影響較少。
活動時,短期的及時的活動較易讓長者感到挫折,長期記憶則會讓長者有成就感,兩者活動可與短期記憶活動交互輪替,既強化或維持短期記憶功能,避免感到挫折。
照護上重點:運用更多溝通輔具幫助長者短期與即時記憶功能喪失。如溝通輔具小白板(協助長者現實導向及幫助短期記憶) 。
2、欠缺現實導向以及容易迷路
照護重點:
防走失策略及注意長者行動。
環境支持的重要:避免搬家,變動將引起定向感混亂,即使需要變動,以設置無障礙生活環境,必須更換環境時,環境陌生,需熟悉的人陪伴,可降低混亂情形。

路易氏體失智症
易有幻覺,認知與動作功能退化一致,記憶比阿茲海默者較佳,但病程進行到重度時都一樣。
額顳葉失智症
早發型失智症,但非所有早發都是。
額葉:主管人格及行為變化。顳葉:主管語言的變化

血管性失智症
三分之ㄧ腦中風患者會產生失智症。腦中風是失智症高風險,須注意,改變生活習慣,並進行復健以預防失智症。
症狀:資訊處理速度慢、多重注意力、執行力缺損為主、不能給過多複雜資訊。

最後,伊佳奇先生強調,失智類型不同,退化程度不同,個人背景不同,照護方式也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