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照護者如何面對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 (2)

2015/1/15 照護者如何面對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2)

       失智症專業照護者伊佳奇老師繼續1月8日的課程,今天他一開始提到照護目標與抉擇的考量,如果在照護上,失智症家人在工具性基本生活功能(IADL)退化之後,就接著是基本生活功能(ADL)的退化,所以維持現有能力就很重要,最好先維持失智症長者的工具性基本生活功能(IADL)。
       伊佳奇老師表示,一般人現在的行為模式都會有過去固化行為的影響,是一種慣性的行為,是統一的行為機制。在照護失智症家人,若要想能減緩退化,針對失智的個案不是禁止,是從旁協助與支持,是一種引導跟協助,要重新塑造情境,讓長者可以融入。

       他進一步說明,精神行為的問題會交叉影響,要給病患安全感,避免挫折,接著下來的BPSD就不會衍生出來,試想:當失智症家人在開心與快樂時,會有精神行為症狀嗎?

伊佳奇老師指出,有時候失智患者已經忘記他們剛才的精神行為症狀(短期或即時記憶的缺損),但照護者還在之前的狀況無法走出來,所以受到傷害最大的反而是照護者自己。這些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又跟他們的生命史也有關係。

        他說明,患者一個人沒有從事活動的時候,就容易會一直出現過去的想像甚至出現妄想,就出現行為的問題。但在大家一起活動的時候,就會專注在這樣的情境中,而不會出現BPSD。
伊佳奇老師提醒,所以安排規律化活動與配合生命史,這是我們可以自主規劃,有明確的焦點可以進行,看到活動所使用的物品或是環境就知道該怎樣做,這樣就較容易穩定。要依照功能的現況與退化來規劃。

       失智症長者是否能被妥善照護的狀況,只要從外觀跟衣著就知道了。伊佳奇老師舉例說明,例如:頭髮、鬍子、面容、皮膚、異味、衣著等等,如果變化很大,當他去照鏡子的時候就會以為鏡中的人是外人,因為此刻他的外形已與過去明顯不同,會導致BPSD出現。這也提到另外一個失智症照護上問題,那就是鏡子可能會導致BPSD,甚至玻璃都需要用毛玻璃避免反光。

        他特別強調,BPSD只能夠誘導跟包容,無法糾正。糾正會出現衝突,但認識、了解、接受、包容就可以營造家庭祥和的氣氛。失智症並不代表就智慧喪失,只是短缺一小塊而已,家人一同協助,可以維繫一個動態的平衡。如何運用其認知功能缺損與妄想,來協助成為一個有意義的活動,來借力使力。

       伊佳奇指出,要了解患者過去,並了解其個性與現有狀況的可能發生原因。因他們罹患失智症,已經生病了,所以與失智症患者的溝通要單純,決策直接,思考簡單,因為他們已經無法處理複雜的問題,所以給簡單的東西可以讓他們能夠思考而不會出現困擾,提供的選項要簡單且少。
同時,伊佳奇老師建議,要知道長者的偏好與禁忌,但也會隨著時間跟身體狀況有所改變,所以也要隨時做調整。

        此外,他提出,規劃失智症長者的生活: 增加現實導向的活動可以避免進入時光隧道,主動規劃其生活內容,可以養成規律化的生活作息,都是可降低BPSD的可能。伊佳奇老師提醒,隨這疾病的症狀加重,就會無法主動維持現實導向的能力,所以就需要文字跟圖片來做提醒。

        當功能下降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提醒呢? 應該要給予適當的協助,不是替他做。要了解功能的狀況,提供適當的協助。協助物品歸類並註明其適合的擺放位置,減輕挫折,避免功能受損。
他也提醒,BPSD的產生有時與藥物的服用是有關係的,所以藥物的使用需要定期與醫師及藥師討論,並注意其生命徵象,建立照護日誌,了解他們醫療狀況,與醫師討論的時候就會有足夠的數據。
        此外,當天氣有改變,尤其是天冷與陰天,會影響到日常常規的活動。失智者也很難承受過多的壓力與刺激,所以需要給予寬裕的時間安排。

當出現精神行為問題時,應該怎樣處理呢?

        伊佳奇老師表示,可以給自己一次犯錯的機會,但不要周而復始出現這錯誤,應該要改變自己,不要讓一樣的問題重覆出現。當自己快要崩潰時,可以建立適合自己的機制來處理,伊老師建議可以先深呼吸,對自己說他不是故意的,然後用微笑溫柔,低沉語氣來轉移話題,給與喜愛的人事物,營造輕鬆的環境,試圖來改變這樣的現況。但如果最後還是無法承受,趕快找人接手,不要逞強。但,如果沒有人接手,要先看失智長者是否有安全的疑慮,如果環境安全,那可以稍微離開現場,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避免引爆,尋找一個機制。我們都有包袱,陷入情境中,所以要考量自己的弱點,避免問題重覆出現。

        最後伊老師提到,針對上課時間到了,但會有長者不想出門,可以用失智症家庭支持中心幫大家準備的照片,編適合各自長者的劇本,來提醒長者,達到可以順利出門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