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失智症非藥物療法與生活結合 (3)

103/09/16 家屬支持團體 失智症非藥物療法與生活結合(三)

        連續三次家屬教育課程,介紹如何將非藥物療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並就各種非藥物療法類型仔細解說運作原則,及如何與家庭生活、長者興趣及本土文化相結合。
        前兩次分別就肢體活動、懷舊治療、藝術治療、認知記憶活動及現實導向、寵物治療等進行說明,今天失智症照護專家伊佳奇先生介紹



一、 感官刺激
經由人的感官進行溝通,包括:鼻(嗅覺)、眼睛(視覺)、舌尖(味覺)、耳朵(聽覺)、皮膚(觸覺)等。
嗅:芬芳療法(長輩熟悉的味道、過去生命史常接觸的味道)如檀香、樟腦、明星花露水……以及食物香味,如長者喜愛的茶香、菜香、調味香料等。
如:咖哩有特殊的香味,而咖哩對失智症有所幫助。
視:燈光的調配、陽光。
如職能治療的燈光刺激室按鈕搭配燈光,當燈光閃爍時需按下亮起的按鈕。
醫院的光照室,接受日光可促進褪黑激素Melatonin,可協助長者調整晝夜作息。
味:食物,每個人都有其舌尖下的回憶,有其味道的偏好,可經由味覺進行懷舊與表達的活動。
聽:喜愛的音樂,有反應的音樂。
觸:按摩

二、 園藝療法
結合懷舊、現實導向、肢體、認知訓練。
1)年節時家裡會購買的花卉。
2)有務農經驗的長者可種果樹、蔬菜,由播種、照料到收成都可以促進長者回憶過往經驗。
3)果樹涉及季節,可帶長者與家人一起前往觀光果園。

三、 間代活動
1)幼兒來促進長者世代間的活動,可安撫、陪伴。
2)間代活動的本質是透過小朋友做為引導,幫助長者有意願表達及參與活動。
3)須注意安全。

四、 非藥物治療技巧與要件:
1)可參考榮總精神科醫師 蔡佳芬 今天醫師不開藥。
2)非藥物治療的本質:主要目的是要降低長者精神行為症狀,減緩認知與記憶的退化,亦可改善與家人間的關係。
3)照護的知識與技巧及非藥物治療並重。
4)去機構化:結合家庭及社區資源,在地化、在宅化,未必一定要在機構,建構適合失智長者的支持性、無障礙之家庭環境。
如:不要擺放鏡子、反光的物品,以免引起長者精神行為症狀。
5)電影patch adams:典型非藥物療法精神。

藥物最好的作用就是育樂病人讓病人治癒自己。
當我們了解失智症無藥可治癒,非藥物療法除讓長者動腦動肢體更重要是讓長者開心快樂。

        最後,家屬討論這幾次就非藥物療法的學習,回家如何與長者及家庭生活相結合的實際做法,長者生活更有內容,家長氣氛更好,家屬彼此分享各自做法與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