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失智症照顧體系建立 (2)

103/10/02 家屬支持團體 失智症照顧體系建立(二)

        失智症照護專家伊佳奇先生接續上次課程,繼續說明失智症照護體系的重要性,他先溫習失智症照護體系的特性,並建議家屬:面對長者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發生時,可以實驗的方法,以長者的喜好與個性為基礎,思考每次運用不同方式來處理,以試圖瞭解是否會有更好的結果,以提升照護品質。


        今天他進一步解釋為何失智症照護需要建立體系,首先在於失智症照護這是一長期照護的過程,需要更多的資源來因應。其次,失智症照護是一多變化的照護過程:因每位長者都有其生命史、特殊性、不同的失智症類型、及病程上的轉變,照護體系的運作也需要配合作調整,而非一成不變。

        他指出,失智症照護是需要廣泛學習不同領域,包括:失智症臨床醫學、護理、職能治療、物理治療、營養學、老人醫學等範疇的知識與技能,才能面對失智症長者生活面上的照護工作,如果有照護體系可整合這些所需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技能。

        伊佳奇舉出,台灣曾有研究單位針對家庭照顧者進行調查,約有四成的家庭照顧者有憂鬱的傾向,這是因為照顧過程中的問題無法解決,及壓力無法調適,對失智症的家庭照護者挑戰更是高,照顧過程中的壓力的調適,首在於是否找出形成壓力的來源,大多是照護上的問題,如能有照護體系來面對各種照護挑戰,會比一個人單獨面對會要好。

        他表示,一般面對問題時,人們是採取接近(approach)逃避(Avoid),或在兩者中徘徊,往往逃避是無法解決問題,在建立照護體系後,若面對問題並學習如何照護後,仍然無法緩解照顧壓力,對照護者產生健康上問題時,可能就需要考慮是否將長者送往機構來協助照顧。

        伊佳奇表示,照護體系是可運用外籍看護的人力資源,可將身體及生活照護方面的工作,由外籍看護來做,自己要將時間有效運用在決策與照護方法的研究上,不要讓自己忙到最後都無法靜下來思考與學習。

       他說明失智症照護如果由一個人獨力進行是十分辛苦的,不易長久,照顧工作有時單靠家庭也不夠,還需要運用社會資源讓照顧者喘息及學習,所以照護體系的建立是需整合家庭與社會的資源來協助照護。

      伊佳奇將在未來的課程中介紹,如何對家庭及社會資源進行盤點與整合,來建立適合的照護體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