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失智症患者的抗精神藥物使用 Part I

2015.02.03 星期二。家屬支持團體課程內容

失智症患者的抗精神藥物使用 Part I

今日由劉建良醫師跟大家主講:失智症患者的抗精神藥物使用。

        失智症狀的表現主要分三個部分:1.認知症狀。2.精神行為症狀(非認知症狀)。3.身體活動功能衰退。大部分失智症確診前三年就有異常行為表現,以下列舉幾點比較常聽到的,像是:社交退縮、責怪他人、激躁不安、焦慮、遊走、躁動、不當行為、攻擊行為…等等。像這些精神行為的症狀,大大的影響了失智症的照顧。不論是影響失智症本人、照顧者、服務提供者的困難,增加照顧者壓力、憂鬱、收入減少、影響生活品質等問題。所以,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相關症狀有哪些?藥物的使用有哪些意義?就是我們這次課程的重點。


        失智症之行為精神症狀(簡稱BPSD),包含了妄想、幻覺、錯認、情感症狀,因這些症狀很常見,超過八成的失智者有這些症狀中其中一項,所以在整個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實在很難避免使用抗精神藥物。精神症狀比例大約如下:妄想佔三到六成,幻覺大約占兩成,最常見的是焦慮、焦躁的問題。有精神行為問題會造成照護者負擔大、經濟壓力大。許多家庭大多將失智症患者當成一般人,並未當作是病人來看待,更增加照顧跟治療上的難度。失智症之行為精神症狀(BPSD)常見的原因:疼痛、發燒、尿滯留、便秘、環境刺激物太多(例如太吵等等)、憂鬱(腦中風失智病人常合併憂鬱)、譫妄、藥物等,妥當的處理這些問題,可以有效的減少BPSD的出現,更可以減少抗精神藥物的使用。


        精神行為問題處理原則:DICE(Description, Investigation, Creation, Evaluation)。精神行為問題的處理共識是以非藥物治療為主。大部分的Guideline都建議不要用藥,以免增加其他副作用的風險(心臟傳導異常、心律不整、四肢水腫、肺栓塞、抗膽鹼副作用、譫妄、跌倒、步態不穩)。照顧失智症病患還是要從三個觀點去思考用藥,病患本身、照顧者層面、同時搭配周邊環境的規劃。


藉由以下個案讓我們來討論一下今天的課程:
       87歲的陳先生,是由已離婚的太太回來照顧,起初她認為不用他人幫忙,但漸漸覺得吃力、度日如年。過去她也曾到附近的老人活動中心參與活動,但病患去過一次之後就拒絕再去。隨著認知能力下降,表達能力下降,有時會出現焦慮的現象,於是主治醫師開立抗精神藥物來穩定病患情緒。
Q1:陳先生出現哪些BPSD?
Ans:不斷的重複事物、焦慮、不時的發脾氣等。

Q2:陳先生出現BPSD的原因?
Ans:
需要從病患、照護者、環境角度來思考有疾病的失智者 + 壓力大的照顧者 + 無法提供協助的支持環境,導致病患的BPSD。

Q3:陳太太照護壓力大的原因?
Ans:沒有替代人力、BPSD、沒有舒壓管道。壓力來源常來自於有一件事情,你一定要做但你現階段做不到,這壓力就來了。

Q4:陳先生為何服用藥物?
Ans:
醫師開藥物是需要思考: 能不能在病患可承受的藥物副作用之下,讓整個家庭照顧這病患的能力能夠回復,使病患跟這個家庭更和諧。這考量不是單看病患或家屬,需要整體性的考慮。考慮到藥物治療對病人的優點與風險,家屬精神狀況,治療副作用的避免,重要的是要優先思考非藥物治療模式。

Q5:您覺得應該要怎樣做比較好?(家屬提供建議)
Ans:結合人力(把兒女叫回來,開個會議,討論解決方法)、來上課、找社會局的社工(長期照護的媒合等)、利用網路資源(例如:line群組)讓家族成員更加迅速且詳細的了解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